高校应届毕业生陆小姐想应聘文员没人要,而用人单位欲招其当业务员又招不来。毕业大半年了,她仍处于“磨擦性失业”状态。4月4日,记者从南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,针对目前这种有代表性的“磨擦性失业”状况,南宁市已拿出促进就业的良方:从今年起,培训工作将把针对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。
今后,凡属国家重点以上的技工学校,培养高级工必须全面落实“校企结合”,否则将被摘牌除名。
最近,南宁市劳动力市场统计发现,全市各类企业去年通过该市场共招聘了10多万个岗位,但配对成功率竟然不足30%。大多数求职者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合适的岗位;而用人单位也很难寻找到自己迫切需要的具有特殊技能、素质的人才,这种劳动力供求间的不匹配,便是所谓的“磨擦性失业”。南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董秀银认为,产生这一矛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,就是培训与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相脱节,必须及时调整就业培训思路。
目前,南宁市已拿出解决“磨擦性失业”的良方。今年,南宁市的培训工作将把针对性和实用性放在首位,不论是实施“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”、“能力促创业计划”、“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”,还是“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”,都得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。面向全国各地培养技能人才,重点针对南宁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,开展“因需设课”、“因需培训”。各技工学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要牢固树立“校企合作”的办学理念。今后,凡是国家重点以上技工学校,培养高级工必须全面落实“校企结合”,否则将被摘牌除名。同时,有关方面还将“校企结合”作为国家重点技校评估和高级技校设立的必要条件。(记者庞纯钦)